越洋來電 □咖啡因(莊臣加拿大)
  起義路建業大廈,在冷雨夜失火,最後整棟大廈燒通天,成為一座“長炭”。火被撲滅後,有關部門開結婚始追責反思,但這不妨礙我們向發達國家取取經。
  如果你來到北美,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裡所有通向建築外部的大門一律是從里往外開的,而不是從外往裡開的。原來這跟一場大火有關,1903年芝加哥的易洛魁巴里島劇院發生火災,當人們發現著火之後紛紛涌向大門,卻發現門打不開,由於後面的人不停涌來,導致超過600人在門口被踩死和熏死。芝加哥政府在反思之後立法規定,所有建築通向外部的門必須能夠從外面打開,這後來也成為北美建築的一項標準。
  另外,如果你看過洗碗機《老友記》,應該會記得公寓外牆上掛著的那些鐵樓梯,其實這種樓梯在很多北美城市都看得到。不瞭解的人也許會覺得好端端的一棟樓掛個這樣的東西有點有礙觀瞻,但這其實也是法律規定。事情起源是1860年紐約的兩場大火,當時的紐約由於有大量移民涌入,公寓設計者為了划出更多房間出租,大多都沒有配置逃生通道。當這兩場大火發生的時候,人們擠在唯一的樓梯里無法逃生,有30多人因此失去了性命。後來,紐約市政府痛定思痛,下令所有公寓大樓必須裝有逃生通道,於是便出現了把樓梯掛在外牆上這種獨特景觀。
  還有,現在很多建築都裝有自動灑水系統,其實這也是受到一次火災的影響。雖然自動灑水系統在1874年已經發明瞭,但一直未被重視。直到1876年紐約的布魯克林劇院發生大火,導致296人罹難,紐約市政府為了防止慘劇再次發生,下令所有劇院必須加裝自動灑水系統。後來,這個新發明被推廣到其他建築和城市,成為了世界膠原蛋白建築行業的標準之一。
  塑造一座城市的因素有很多,大火是其中一個。紐約、芝加哥、多倫多、波士頓等眾多北美城市在19世紀都經歷過超級大火的洗禮,這些大火對後來的城市面貌、建築設計、防火法規等方面的發展都帶來深遠影響。建業大廈的大火終於撲滅了,但有著類似火災隱患的大樓依然不少,如果政府能好好地總結經驗教訓的話,這對於廣大市民來說未必不是一個福音。  (原標題:建築防火,重在細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86vrlw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